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谷歌地球谷歌卫星网页版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返回首页
明治工业革命遗迹:钢铁、造船和煤矿(Sites of Japan’s Meiji Industrial Revolution: Iron and Steel, Shipbuilding and Coal Mining)是19世纪中期开始到20世纪初,对日本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的重工业设施。除了通常被称为“军舰岛”的端岛煤矿以外,还包含了国营八幡制铁所的修理工厂(北九州市)、三菱长崎造船所的起重机(长崎市),这些经历百年仍在工作的设备。
九州、山口的近代化工业遗产群包括十一处地产,时间跨度大致为1850年至1910年,涉及钢铁冶炼、造船、煤炭等行业,主要位于日本西南部。见证了日本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早期以钢铁、造船和煤矿为代表的快速的工业发展过程。这处遗址展示了十九世纪中期封建主义的日本从欧美引进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融入本国需要和社会传统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被认为是非西方国家第一次成功引进西方工业化的示例。遗产群分布在日本九州·山口地方的8个县,共包含23个工业设施。明治工业革命遗迹:惠美须鼻造船厂遗址街景
韭山反射炉(Nirayama reverbatory furnaces)用以铸造西式大炮。1857年反射炉正式建成,之后一致运行直至1864年停止使用。韭山反射炉被认为是日本唯一遗存的实用反射炉。1922年,韭山反射炉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2007年被列为日本近代化工业遗产。
反射炉是17至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用于熔化金属铸造大炮等的熔解炉,由炉顶呈穹顶状的炉体和由耐火砖建成的高烟筒组成,以煤炭等为燃料,炉顶会反射热和火焰,将热集中在一点,获得熔化铁的一千数百度的高温,所以被称为反射炉。从这里进去可以走到反射炉旁边▸
旧集成館(Former Shūseikan),以鹿儿岛地区为中心开始了日本第一个近代西式工厂群的建设,其中涉及造船、冶炼、纺织、军事工业(大炮、地雷、水雷)、玻璃制造等行业,被统称为“集成馆事业”。1923年建筑被翻新,成为了一座博物馆。旧集成館从这里进去▸
端島炭坑(Hashima coal mine),端岛在1810年左右被发现蕴藏煤矿,在1890年,它和高岛煤矿被三菱集团收购。在煤矿的周围,建有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住宅群。同时,因为端岛的外型和三菱重工正在建造的战舰土佐号相似,所以被称作“军舰岛”。1974年煤矿关闭导致岛上住民离开之后,端岛变为无人岛。麻风岛▸
三池炭鉱宮原坑1898年开采。由于此坑位于三池监狱附近,在日本工业化时代,煤矿强迫大量囚犯充当劳工进行采煤活动,因此该坑被称为“修罗之坑”。三池煤矿宫原坑从这里进去
三池炭鉱万田坑(Miike tankō Miyahara ana shisetsu)位于宫原坑以南1.5公里,跨福冈和熊本两县边境,煤矿开探于1897年。三池煤矿万田坑从这里进去▸
远贺川水源地泵站(Onga River pumping station)建于1910年,用于为八幡钢铁厂供水。泵站建筑为红砖的英式风格,今天八幡钢铁厂仍有30%的工业用水来自此泵站。远贺川水源地泵站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