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谷歌地球谷歌卫星网页版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返回首页
威尼斯(Venice and its Lagoon)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的首府。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艺复兴的精华,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进入街景模式看了一下,好像真的没有汽车)。
威尼斯里亚尔托桥(Ponte di Rialto)建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在1444年的一次庆典中因不堪重负,大桥折断。1580~1592年,改建为石桥。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旁有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威尼斯泻湖(Venetian lagoon)平均水深1.1米,入湖的陆地流域1877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潟湖淡水约9亿立方米。
叹息桥(Ponte dei Sospiri)位于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附近,因桥上死囚的叹息声而得名。叹息桥两端连接着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府(都卡雷宫)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其他叹息桥
叹息桥完工于1600年,造型属于早期巴洛克式风格,封闭式的拱桥由石灰岩铸成,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的石梁上开有两个小窗。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威尼斯叹息桥街景▸
从这个地方可以坐船去岛上建于1566年的圣乔治马焦雷教堂(church of San Giorgio Maggiore),惊喜地发现那里竟然有英国著名雕塑家马克·奎因的名作《怀孕的艾莉森·拉帕(Alison Lapper Pregnant)》雕像:在高高的大理石基石上,一个雪白的、没有双臂和双腿的短发裸体女性,正默然凝视远方……
她被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称为“复活的维纳斯”,这尊重达13吨的大型裸体女性雕像好像没有固定的位置,以前摆放在意大利维罗纳城的布拉广场(Piazza Bra)上,2006年也曾在伦敦的特纳法尔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上放过。
2012年8月30日,伦敦残奥会开幕式,《怀孕的艾莉森·拉普》的复制品升起。这个雕塑原件高为3.5米,现场复制品则高达13米。▸
威尼斯总督府或称为总督宫(Doge's Palace,Palazzo Ducale),往昔为政府机关与法院,亦是威尼斯总督的住处。总督宫南面为威尼斯潟湖,西面为圣马可广场,北面为圣马可教堂。
目前的建筑主要建造于1309年到1424年期间。1574年总督宫遭遇火灾,严重受损。随后的重建工作延续了原来的哥特式风格,不过也有一些古典主义的特点,比如自16世纪以来,总督宫通过叹息桥连接到监狱。
如今,该建筑成为一座博物馆,游客在里面可以欣赏到丁托列托和委罗内塞描绘的威尼斯的绘画作品。那就赶紧从这里进去看看吧:点那些帽子就能进去,里面金碧辉煌啊,如图:
乳房桥(Ponte de le Tette)是威尼斯的一座小型拱桥,砖石砌筑。15世纪时依据威尼斯共和国政府法令,其周边地区为合法的红灯区之一,拥有众多妓院。威尼斯政府官员鼓励妓女们在对着桥梁的窗前或站立桥头时裸露乳房,以引诱和转化受怀疑的同性恋者,用这种方法帮助“治愈”他们。这一法令支持这种异性性接触,以帮助制止在威尼斯蔓延的同性恋风潮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学院桥(Ponte dell'Accademia)位于大运河南部的尾端。学院桥直到1854年才建造完成,原本是由钢所构成的,不过在被破坏之后,学院桥在1930年代被重建成一座木桥。后来这座重建的学院桥因为结构不稳,所以在1985年再度被重建。学院桥街景▸
威尼斯建筑的方法:先将木柱插入威尼斯下的泥土之中,然后再铺上一层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这种伊斯特拉石防水性能极好,是从亚德拉亚海的伊斯特拉运来的。然后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砖,建成一座座建筑。由于砖比伊斯特拉石轻的很多,所以不会出现房子严重下沉的问题。